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、中國信息與電子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中心於7月31日在北京、香港同步發佈《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人工智能新興技術備選清單》。香港發佈會於香港大學(港大)舉行,港大校長張翔教授及副校長(研究)申作軍教授與超過一百位師生參與了是次與北京同步直播的盛事。
發佈會由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主任費愛國院士主持,中國工程院李曉紅院長致辭,費愛國院士發佈了《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人工智能新興技術備選清單》主要內容,余少華院士匯報項目總體工作情況。港大副校長(研究)申作軍教授代表港大致辭。
中國工程院李曉紅院長表示,希望通過《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人工智能新興技術備選清單》發佈,確保人工智能發展始終符合國家戰略需求;推動人工智能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,實現傳統產業「存量革新」、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「增量突破」。同時,發揮院士群體智力優勢,提出專業化、建設性、切實管用的意見和建議,為行業、產業科學決策提供智力支撐。
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主任費愛國院士介紹《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人工智能新興技術備選清單》,包括「與AI相關的戰新產業和未來產業技術備選清單」(163項)、「與AI相關的產業升級和學科交叉技術備選清單」(122項)、「AI熱點技術預測備選清單」(12項)。該清單廣泛聽取專家和群眾意見,基於信息學部已輸出的58本藍皮書、13個子領域組的三百位專家,以及承擔的二十多項中國工程院戰略諮詢項目研究成果。
申作軍教授致辭時表示:「中國工程院,作為國家高端智庫和國家工程科技界最高榮譽性、諮詢性學術機構,聯合香港大學在北京、香港兩地同時發佈『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人工智能新興技術備選清單』,意義重大,香港大學非常榮幸能參與到這項重要工作。作為中國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國際化綜合性研究型大學,我們積極擁抱人工智能的變革,持續推動工程、醫學、理學、社會科學等多學科與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,搭建起多元交叉的創新平台。香港大學將進一步發揮好連接內地與國際科技發展的橋梁作用,積極配合中國工程院在科技創新、人才培養、產學研融合、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的各項工作,促進和強化與內地、與全球的交流、合作,謀求更多的科技合作成果,實現人工智能技術和應用的更大突破。」